2024年6月21-23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主办的第三届电子与信息科学前沿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面向未来的空天通信与物联网”为主题,三个专题分论坛:通信与互联网、通信与信息安全和智能超表面技术与应用。
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超表面技术与应用”专题论坛于6月22日下午成功举办。本次专题论坛由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担任荣誉主席,东南大学金石教授担任主席、中国联通李福昌总监和中兴通讯赵亚军总工担任执行主席。论坛包含致辞环节、特邀报告环节和圆桌讨论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
论坛邀请了东南大学金石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张瑞教授、清华大学戴凌龙教授、中兴通讯技术预研资深专家菅梦楠、浙江大学杨照辉研究员、南京大学吴敬波教授、东南大学戴俊彦副研究员、中国联通主任研究员刘秋妍、中国移动首席专家袁弋非、中国电信高级工程师李南希、中兴通讯高级工程师张楠、中信科移动正高级工程师苏昕、VIVO通信研究院预研专家杨坤等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聚焦RIS技术,围绕智能超表面的信道估计、波束训练、标准化、工程应用落地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论坛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推进智能超表面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智能超表面技术标准化和产业落地贡献了力量。


论坛荣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致辞。崔铁军院士首先对会议主办方和承办方表示了衷心感谢。他指出,6G研究进入了关键时期,智能超表面作为6G潜在的革命性技术,是实现未来无线网络创新、高效、节能的关键解决方案之一。在去年举办的杭州亚运会上,RIS技术得到了初步的示范性应用;其团队在重庆与中国移动一起进行了测试。尽管RIS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实现其大规模的商业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希望通过本次专题论坛,能够促进学界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RIS这一前沿技术的发展。



本次论坛报告环节由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袁弋非主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张瑞教授作了题为“IRS Meets lSAC for 6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的报告。张院士首先介绍了IRS和ISAC,以及它们在6G中结合的协同作用。然后介绍了特别适用于增强IRS辅助传感性能的新IRS架构,以及用于IRS辅助ISAC应用的新设计。目标是将IRS的研究前沿从通信推进到传感和ISAC。



清华大学戴凌龙教授团队成员陈宇豪作了题为“信道编码启发的高精度RIS波束训练方法”的报告。陈宇豪介绍了信道编码启发的高精度RIS波束训练方法。首先深入剖析波束训练的内在数学结构,并建立起信道编码与波束训练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RIS编码波束训练的框架;接着,针对RIS器件的硬件约束,提出一种新的码字设计准则与对应的码字设计方法;然后,基于RIS的几何结构对编码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提出一种降维的编码函数设计方法;最后,对编码波束训练的性能进行评估,并探讨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中兴通讯资深专家菅梦楠作了题为“智能超表面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探索”的报告。菅梦楠介绍了近场智能超表面辅助通信的新特性,利用近场信道特性实现高秩传输和可达速率增强;介绍了新型预编码设计,产生适用于多样化通信场景与目标的新型波束。最后,她对工程化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智能超表面在工程落地上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杨照辉研究员作了题为“RIS辅助的智能通信计算融合系统”的报告。杨研究员详细介绍了RIS辅助的通信与计算融合系统的理论模型、RIS辅助的联邦学习系统、RIS辅助的语义通信系统三个方面的内容。



南京大学吴敬波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液晶和相变材料的太赫兹智能超表面”的报告。吴教授指出由于太赫兹波显著的路径损耗,波束成形技术至关重要,太赫兹智能超表面及家属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并介绍了其团队基于液晶和相变材料的太赫兹智能超表面的研究进。



东南大学戴俊彦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智能超表面无线通信及感知技术研究”的报告。戴副研究员介绍了智能超表面的电磁调控技术,并探讨了其在无线通信及感知中的应用形式。



圆桌论坛环节由中兴通讯赵亚军技术预研总工主持。圆桌主题为“RIS标准化与产业落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邀请了来自运营商、设备商和终端厂家的中国联通主任研究员刘秋妍、中国电信高级工程师李南希、中国移动首席专家袁弋非、中兴通讯高级工程师张楠、中信科移动正高级工程师苏昕和vivo移动研究院预研专家杨坤等6位专家就RIS关键应用(杀手锏级应用)、RIS如何满足和超越ITU定义的6G关键技术指标、RIS产业发展的技术挑战、RIS标准化、RIS如何借力推进其标准化及产业化等6大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此次智能超表面技术与应用专题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RIS领域最新技术与研究成果,也为推动RIS的标准化与产业落地注入了新的动力。希望广大学术界与产业界同仁能够与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携手并进,共同推进智能超表面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其在6G标准及产业落地,为通信领域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