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FOR PAPERS
Passive Reflective Communication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未来6G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万物互联,数字孪生”,其描绘了一幅海量用户与设备在物联网(IoT)网络中无缝连接的美好图景。然而,海量数据和终端激增将为6G IoT网络带来巨大的挑战,如频谱资源稀缺、能耗激增等。而环境反向散射(AmBC)和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两项前沿物理层技术的迅速崛起引起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AmBC可动态调整设备天线的阻抗,使其被动地将信息调制到现有的主信号上,并将调制信号反向散射到相关接收器。RIS是一种可编程的人工电磁表面,每个单元都可以通过不同系数的反射来操纵信号,从而实现对电磁波传播的精确控制。两项技术均具备成本低、功耗低、易部署等显著优势,为6G IoT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尽管前景广阔,AmBC/RIS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以及构建共生通信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高效的能量收集与使用方案、设备激增引起的接入问题、高效的新型AmBC和RIS通信范式、物联网中AmBC和RIS共生通信的可行性等。此外,用户隐私与通信安全也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这些挑战凸显了全面研究和创新的必要性,以释放 AmBC、RIS 和共生通信在物联网领域的全部潜力。
基于此,为充分发掘AmBC、RIS及共生通信在物联网领域的巨大潜力,推动6G IoT相关技术的发展,本刊拟组织“Passive Reflective Communications for Internet of Thing”专题,征集未来6G IoT这一新兴领域的原创高质量研究成果,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踊跃投稿。
-
6G IoT中AmBC/RIS使能的共生通信的架构和建模 -
AmBC/RIS使能的共生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
6G IoT中AmBC/RIS通信的调制、解调方案 -
6G IoT中AmBC/RIS通信的信号处理 -
6G IoT中的通感一体化研究 -
蜂窝网络、WiFi和Lora网络等其他无线系统中的AmBC/RIS共生通信 -
6G IoT中无源通信多址接入方案研究 -
AmBC/RIS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管理 -
AmBC/RIS通信的标准和网络协议 -
6G IoT中AmBC/RIS 通信的AI赋能设计 -
AmBC/RIS通信与共生通信的硬件设计及测试平台 -
AmBC/RIS共生通信的安全与隐蔽通信设计 -
与现有无线系统和标准化工作的互操作性和集成设计 -
AmBC/RIS通信的能量收集与存储解决方案设计 -
物联网共生通信的设备复杂性和功耗解决方案研究 -
物联网大规模部署的可扩展性和网络管理研究
Daniel Benevides Da Costa,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Minerals, Saudi Arabia
出版日期:2025 年第三季度
稿件应符合《文章提交指南》中“作者须知”部分所示的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Magazine标准格式。所有要考虑发表的稿件必须在截止日期前通过 IEEE 作者门户提交。从主题/系列标题的下拉菜单中选择 “Q3’25/Passive Reflective Communications for IoT”。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