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TA前沿大讲堂第三季第七期圆满结束(附回放视频、资料等)

2024年5月26日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主办的RISTA前沿大讲堂第三季第七期线上研讨讲座在北京交通大学(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成员单位)章嘉懿教授的主持下圆满结束。

本期讲座嘉宾南方科技大学(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成员单位游昌盛助理教授们带来了“超大规模MIMO:波束训练和混合远近场通信”主题的报告。资料下载密码:0529。

超大规模MIMO:波束训练和混合远近场通信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或者识别以下二维码可以直达B站回放链接。

本期讲座采用腾讯会议+直播方式进行,线上观看超1.74人次(根据电子与信息学报、蔻享学术、VTC云直播和科研云直播提供数据统计)。

问题1:在近场中,进行扫描搜索的时候,穷举的阈值和您方法的搜索阈值是怎么设定的?
游昌盛老师回复您好,对于二维极域码本,穷举搜索只需要找到使用户接收到最大功率的极域码字。对于我们提出的两阶段(先角度后距离)的方法,第一阶段角度搜索需要阈值,这里我们是先找到用户端收到的最大功率,然后以它的1/2(即3dB)为阈值,确定angular support。实验中可以看到,这种方法性能很好。
问题2您好,请问PPT中提出的使用码本估计用户角度与距离方法,是用于单载波的情况下吗?
游昌盛老师回复您好,目前我们提出的方法是用于单载波的估计。宽带时候可能会有波束展宽重叠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设计。
问题3:栅瓣在其定义上属于远场波束,在近场应该也会产生能量展宽吗?用于波束训练是否会在较近区域产生畸变?
游昌盛老师回复您好,对于均匀稀疏阵列,在近场区域内,如果采用极域码本的波束,可以发现栅瓣也具有与主瓣类似的波束聚焦效应;如果采用DFT码本扫描时,则会出现能量展宽。对于第二个问题,当设置好合适的阵列稀疏度时,不会在较近区域内产生畸变。

已邀请嘉宾名单

姓名
单位职称/职务
张瑞

新加坡工程院,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

姓名

(按嘉宾姓名拼音字母顺序)

单位职称/职务
安建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
Bruno Clerckx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
陈月云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戴晓明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邸博雅 北京大学,研究员
韩充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胡伟东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胡小玲
北京邮电大学,副研究员
刘元玮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副教授
Markus Rupp 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教授
Qammer Abbasi 格拉斯哥大学,教授
邱才明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沙威
浙江大学,副教授
王卫东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许河秀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教授
游昌盛 南方科技大学,副研究员
曾勇 东南大学,教授
郑倍雄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本文完–

本次系列讲座是持续性的分享和互动活动,欢迎联盟所有成员积极报名自荐或推荐专家老师进行分享,有意者请联系秘书处secretariat@risalliance.com。每次讲座信息都将通过RISTA公众号发布,请大家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近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