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会员RIS研究进展系列展示之一:东南大学信息超材料与系统”研究项目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联盟和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联盟和本公众号将不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声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联盟和本公众号所有,本声明将适用本公众号所有时间分享与转载文章,谢谢您的合作。



      近日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崔铁军院士(编辑注:崔铁军院士受邀担任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理事长)领衔的“信息超材料与系统”研究项目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完成单位包括东南大学北京大学


      超材料是具有亚波长尺度的单元按周期或非周期性排布的人工结构,可实现对电磁场与波的灵活调控,近二十年来一直是物理和信息领域的国际前沿和热点,相关成果四次入选Science所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突破”和本世纪前十年的“十大科技突破”,被美国国防部列为“六大颠覆性基础研究领域”之首。

      长期以来,超材料一直用等效媒质参数来表征,一旦制备其功能即被固定,不能实时调控电磁波,也难以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为改变这种局面,崔铁军院士团队于2014年首次提出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材料(Light Science Appl. 3, e218, 2014;已被引用1540次),使超材料由“静态”变“动态”从“模拟”变“数字”,因此有能力在电磁空间上进行信息的传输、操控与处理。

      2017年崔铁军院士团队进一步提出了信息超材料和信息超表面的概念,在国际上创建了信息超材料新体系,使超材料从等效材料变为实时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可颠覆传统通信、雷达等领域的设计理念和功能。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及IEEE等刊物,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论文奖、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最佳论文奖、Research最佳论文奖、Electronics Letters最佳论文奖、China Communications最佳论文奖,Nature Electronics对项目成果做了专题评述,研究成果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基于信息超材料的智能超表面入选IMT2030 6G候选技术,崔铁军院士是IMT2030智能超表面任务组组长,作为主编编辑并发布了智能超表面IMT2030白皮书,和中国移动一起完成基于智能超表面信道增强的首次现网测试


–End–

本文由东南大学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