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主办的RISTA前沿大讲堂第三季第二十三期线上研讨讲座在南方科技大学(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成员单位)游昌盛助理教授的主持下圆满结束。
本期讲座嘉宾北京大学(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成员单位)张泓亮研究员为我们带来了“超越后向散射通信:超材料无源物联网感知新范式”主题的报告。资料下载密码:1202.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或者识别以下二维码可以直达B站回放链接。
本期讲座采用腾讯会议+直播方式进行,线上观看超1.5万人次(根据电子与信息学报、蔻享学术和科研云直播提供的数据统计)。
问答1:无源传输供电目前效率能达到多少,若考虑实际应用场景,是否需要对现网基站进行改造或专门设置传输节点?
张泓亮老师回复:超材料传感器阵列的传感原理是通过内置的谐振结构进行谐振传感,无需进行能量吸收进行供能,因而不存在无线传输供能效率问题。在考虑实际的场景中,可以发射现有的蜂窝或者是WiFi信号进行传感,无需进行改造或者设置额外的传输节点。
问答2:尤其在感知多目标时,对干扰是否敏感?谢谢!
张泓亮老师回复:进行多个目标传感时,可以利用在频率域的隔离来避免不同感知目标的干扰。例如,可以分别用水平和交叉极化的信号分别感知两个目标,从而尽量减小不同目标的相互干扰。
已邀请嘉宾名单
姓名 |
单位职称/职务 |
张瑞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 |
姓名 (按嘉宾姓名拼音字母顺序) |
单位职称/职务 |
安建成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 |
Bruno Clerckx |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 |
戴晓明 |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
邸博雅 | 北京大学,研究员 |
韩充 |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
胡伟东 |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
胡小玲 |
北京邮电大学,副研究员 |
刘亮 | 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
刘元玮 |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副教授 |
Markus Rupp | 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教授 |
潘存华 | 东南大学,教授 |
Qammer Abbassi |
格拉斯哥大学,教授 |
邱才明 |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
沙威 |
浙江大学,副教授 |
邵晓丹 |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
唐杰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
王卫东 |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
许河秀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教授 |
游昌盛 | 南方科技大学,副研究员 |
于伟华 |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 |
曾勇 | 东南大学,教授 |
张泓亮 | 北京大学,研究员 |
郑倍雄 |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
–本文完–
本次系列讲座是持续性的分享和互动活动,欢迎联盟所有成员积极报名自荐或推荐专家老师进行分享,有意者请联系秘书处secretariat@risalliance.com。每次讲座信息都将通过RISTA公众号发布,请大家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