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TA联盟成员介绍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加坡国立大学张瑞院士团队

联盟和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联盟和本公众号将不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声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联盟和本公众号所有,本声明将适用本公众号所有时间分享与转载文章,谢谢您的合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加坡国立大学张瑞院士团队针对智能超表面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理论与应用开展了长期与深入的研究工作,于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利用智能超表面的可编程反射特性重构无线信道、提升通信性能的新思路,弥补了传统无线传输技术在随机信道控制方面的不足,为构建智能化、高速率、高可靠性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近年来,团队围绕智能超表面通信中的反射优化、信道估计以及部署策略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充分揭示了智能超表面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目前,团队已在智能超表面领域发表论文8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获得IEEE通信协会Heinrich Hertz最佳论文奖、国际通信会议(ICC)最佳论文奖等重要奖项。

张瑞院士是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5年至今),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IEEE通信学会和信号处理学会杰出讲师。长期专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研究方向集中在智能通信,无人机/卫星通信,无线信能同传,智能反射面以及可重构MIMO。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共发表450余篇论文,谷歌学术引用次数超过60000次(H指数超过120)。获得2011年IEEE通信学会亚太最佳青年研究学者奖,2020年无线通信技术委员会(WTC)表彰奖以及2021年IEEE通信信号处理与计算(SPCC)技术表彰奖。获得14项IEEE期刊最佳论文奖,先后担任多个顶级期刊的特邀编委(IEEE JSTSP/JSAC)和常任编委(IEEE TWC/TSP/JSAC/TCOM/TGCN等)。

图1  智能超表面主要应用场景

图2  智能超表面通过建立额外反射链路重构通信信道

–本文完–

本文由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信息系统大数据实验室副主任张纵辉供稿

近期新闻